2018年,一个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益的平台在上海成立,这就是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这些年来,该平台每年的贸易都在高速增长,去年已达360亿元。9月9日,虹桥品汇总经理蔡军告诉记者,预计今年该平台的贸易额将接近500亿元。
这是进博会的回响,也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将全球好货引进来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生动案例。
根据虹桥品汇提供的数据,该平台已直接招商、服务企业125家,这里不仅是进博成果集中展示地、进口商品集散地,也是国际贸易企业集聚地。2021年,该平台贸易额为26亿元,到2024年达360亿元,这意味着4年时间里,平台贸易额就增长超12倍。
高速增长如何实现?答案就藏在5万平方米的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21万平方米的虹桥品汇商贸体验中心里。
保税物流中心。
“为什么全球购能够次日达甚至当天达,就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保税物流中心。”虹桥品汇供应部经理李光林指着保税仓库里堆放整齐的一箱箱货物说:“这里平均每天的包裹量从去年的3.3万,增长到今年的4.4万,到双十一期间,平均每天的包裹数量将达到十几万甚至20万。”
保税物流中心提供了“境内关外”的服务,贸易商可以先将商品存放在这里,等有订单后再进行清关交税,这大大减少了对资金的占用。
以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海关也不断创新通关便利化举措,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跨境电商已实现电子化放行,达到“秒出关并秒送”的效果,今年前8月,虹桥品汇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单量已达1000万单,同比增长42%。
“保税仓库可以作为分拨中心,为贸易型企业开展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现在上海和周边地区已能实现当日达,一些通过上海两大机场航班抵达的城市则可以实现次日达。”李光林说:“今年9月,我们还会试点部分高价值商品7公里范围内2小时达的服务。”
商品进口越来越便利,但许多海外小而美的品牌却并不知晓,一些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机遇完全不了解,虹桥品汇成为这些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桥梁。
在商贸体验中心,东方创业公司负责人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上海一次商会活动中,英国商会代表拿出了一瓶威士忌,却遗憾地表示在中国买不到这种酒。东方创业公司便在2022年进博会上将该威士忌品牌引进来参展,取得强烈的市场反响,这让英方企业家感到惊讶。随即,该品牌所在城市组织了一个代表团来中国考察,并通过进博会将更多商品引进中国。
类似的故事,不断地在这片土地上上演。为了帮助更多进博会的展品变商品,在中国打开更大的市场,虹桥品汇不仅在全国开设了33家分中心,还顺应趋势,建立了虹桥品汇直播电商基地。
直播基地直播间。
该基地拥有60间直播间,是上海市首批直播电商示范基地,也是上海创建“丝路电商”先行区的重要载体。
“我们为进博会展商提供直播服务,部分展商入驻直播基地后,首年线上销量就实现翻倍。”虹桥品汇副总经理潘浩骏说。
据悉,直播基地还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柬埔寨、乌克兰、德国等国的线上国家馆合作,在直播基地开展进口商品的线上销售。
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